办学方向

烟台爱华双语学校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

2019-2022

2019.12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形成规范办学、自主办学、特色办学的基本要求。郭校长在认真分析办学初衷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时效、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的原则,提出了学校三个三年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第一个三年 “规模发展、文化建设、理念建构、团队打造”;第二个三年 “内涵发展、名师打造、优(特)生培养、特色创建”;第三个三年“出国内外名生、建成精湛团队、形成鲜明特色、成国内外名校”。在以郭校长为核心领导集体的正确引领下,通过全体爱华人的共同拼搏,已圆满完成了第一个三年规划的预期愿景,达成了规模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加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确保教育的政治方向不偏离,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确保宗旨信念不动摇,不断提升办学水平。面向新时代确立新目标,根据新形势提出新要求,以在更高平台、更广空间实现新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坚守“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出路,形象是魂魄,发展是目标”的办学宗旨,坚持不懈的抓质量、创特色,树形象、促发展,很好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真正让学科素养教学着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及《烟台爱华双语学校发展愿景》,从学校实际出发,现制定学校第二个三年(2019——2022)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的优势

1.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言“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即使现在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正常运转”。这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制度是学校的根本大法,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学校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多次研讨,完成了《烟台爱华双语学校制度汇编》,成为学校依法办学和现代学校建设的制度规范和机制保障。

2.教育质量稳步攀升

理念先行谋发展,规范管理显成效。办学三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2019年中、高考中,在生源质量特别差的客观条件下,中考有些学科平均分排名进入全区前三名;高考74人达到自主招生的一本重点线,213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超过了80%的公办学校;小学五年级全区抽考中,英语平均分排名全区第一,数学、语文等学科平均分排名进入全区前五名。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各学部开展多门校本课程、兴趣特长课程,构建了完备的育人课程体系。经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各学部现已开出了近40余门校本课程、兴趣特长课程,促进了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回应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学生培养的目标与要求。2019年学校获得“烟台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荣誉奖牌,还被授予国家足球、网球特色学校称号。

3.教师团队良性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倡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形成“志于教、勤于教、善于教、精于教”的专业发展途径。学校师资队伍得到长足发展,教师团队的成长逐步呈现出合理化、梯队化的良性发展趋势,中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学部管理和教学一线的中坚力量。

4.办学条件不断优化

学校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备,配有国家示范级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大剧院、科技文体楼、恒温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舞蹈房、理化生标配实验室及各种功能室、创客教育实践基地等一应俱全,标配通用技术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及微机室等功能室目前建设或更新中,同时,学校还始终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努力加快校园更新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和完善办学条件,以适应教育的迅猛发展。

(二)发展的困境

1.课程特色不够鲜明

统一的课程设置、偏窄的课程结构、较重的课业负担,致使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土壤还远远不够。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打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之间还存在矛盾。

2.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各学部师资储备不足。骨干教师的学科分布不均匀,学科名教师、特色教师相对缺乏,还有不少任课教师与所学专业不对口。

⑴教师流动性。由于公、民办教师的待遇差距以及不同民办学校之间教师待遇有一定差距,教师因待遇而选择学校,流动性较大,要形成稳定优秀的教师团队有一定难度。

⑵教师现实性。由于民办学校教师归宿感不强,更看重当前工作量和待遇,缺少自己专业成长的长久打算,工作被动应付,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缺少对教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动力,而且,已有考取公办的机会他们就不会放过,所以,要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有较大困难。

⑶教师适应性。由于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新招聘的教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和不同性质的学校,在教育理念、思维习惯、工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要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和适应学校工作要求,需要一定时间。这一切对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及队伍建设的长远计划存在一定的短板。

3.基础设施遇到瓶颈

在学校多样化发展方面和构建特色、先进、实用的现代化教育基础设施方面遇到瓶颈,有些已相对滞后。小、初生源激增和高中走班制,既对教学管理提出挑战,也对特色学校项目建设、全校性拓展课程开设、社团活动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建设造成掣肘,同时使得学校对于偶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弱。

4.生源问题依然突出

⑴生源数量。由于政府对公办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公办学校数量增多,硬件投入大,教师福利待遇提高,优秀教师聚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之我们办学时间太短,家长选择公办学校的依然较多。

⑵生源质量。学生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较差,管理难度较大,对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要求较高。截止目前学校所有学部生源都还较差,这必将影响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限制了学校向百年名校发展的速度。

5.家校合力还欠火候

由于学校学生就读形式多样,家长居住地域差异、家长文化层次悬殊较大、教育观念多元、对子女的要求各异,如何与家长形成合力,对学生的培养达成共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探索。

二、发展目标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十三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创建特色学校为主线,以提升现代学校治理能力为重点,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学校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把爱华打造成知名教育品牌,办成让烟台乃至全社会人民更加满意的学校,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爱华优质教育的期盼和需求,让学生成长的更有活力、更有能力、更有定力,更有潜力,让全体教职员工更加有尊严、更加有幸福感和归属感的工作与生活。

(一)核心理念

学校以“爱.家文化、规范管理”为办学核心理念。“爱.家文化”指“以爱为核心的家文化”,它已成为校园的主导文化,也是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教育和引导师生在校园内亲如一家,诚信做人、尊重同伴、增强责任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师生成长的生命底蕴和人格精神的支柱。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基于对学校发展的展望和预测,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据教有法律法规和教学规律,制定出规范管理目标和措施,从而去落实、评价、反思、调控的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实现和谐的教育发展,而且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从而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二)发展目标

学校将继续秉承“以德治校、以爱育人、科技强校、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办学思路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把“培养有个性的学生、造就有品位的教师、构建有特色的学校”作为未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学校发展奋斗的主要目标,以“理念为先、师资为本、课程为刚、科研为导、特色为主”的办学思想为引领,加快现代化学校的内涵发展,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1.学校办学目标

未来三年学校将聚力在“队伍优化出名师、个性彰显有优(特)生、特色构建引关注”的目标上加大工作力度,全力精心打造真正“一路通”的十五年一贯制学校,科学制定并落实“三五四三”整体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坚守“爱”.“家”文化,倡导“东方尚德,爱华笃学”的校训,恪守“美德与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为建成办学条件一流、教育质量提高、人文特色凸显、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十五年一贯制的百年名校的总目标不断探索奋进,经过三年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使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办学条件一流”。就是要紧跟时代潮流,顺应形势发展,正确面对基础设施遭遇的瓶颈,及时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装备水平,使得学校育人环境日臻完善。

2)“教育质量提高”。就是坚持先进教育观念引领,坚持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内容质量、过程质量、方式质量及其管理质量。

 (3)“人文特色凸显”。就是“人文素养培育”的办学特色要体现在学校管理特色上,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特色上,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式特色上,最终体现在学生素养特色上。在办学目标上坚守 “以规范树形象,以特色铸品牌,以质量促发展”的宗旨,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大其社会影响力。

2.优(特)生培养目标

学校对学生发展目标的定位是“道德为魂,养成为先,人文为基,科技为盾,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品行端正、乐学善思、基础扎实,具有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智慧型健康人才,强化优(特)生培养目标的落实力度,力争未来三年培养出真正的优(特)生。

1)优(特)生培养目的

①提高学科知识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意志品质及道德品质,使学生勇于展现自我,提升个性化的人文素养。

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交际能力、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化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展。

2)优(特)生培养任务

①通过优(特)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彻底改变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陈旧教育教学观念。

③鼓励、关注、培养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努力为他们创设更好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张扬,健康成长。争取三年内在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方面优(特)生的培养上实现新的、大的突破。

3)优(特)生培养举措

 ①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学科、特长的运动、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②在专业教学中,有意识给优(特)生创造机会,鼓励优(特)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不断增强;设计一些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吃得饱”,以不断提高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他们优(特)发展的潜能。

③成立各种社团或特长专业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方式上,按班级活动(文艺会演等班级组织的活动)级部活动(级部集体活动)校级活动(校级专业兴趣小组等)。

a.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思路,突出艺术教育的位置,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音、体、美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舞蹈、声乐、美术等兴趣小组;另外,通过举行学校艺术节、元旦晚会等,开展各种文艺演出、竞赛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b.体育方面。在保证学生达标率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专长,选拔骨干队员,成立田径队、足球队、网球对等,常年坚持训练。

c.科学技术。各学部成立创客制作、编程等兴趣小组,除在校内按时活动外,也可以经常到野外、社会上采集标本、调查考察等活动,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的情趣,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④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监督学生的作业及特长发展情况,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⑤学校将拿出专项资金以扶持鼓励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优(特)生培养要求

①各学部选拔质量意识到位、责任心强、治学严谨、专业知识过硬的各类骨干教师组建优(特)生培养教练员团队。必要时投入资金聘请社会兼职教练员。

②科学选拔优(特)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人”,不能只有分数,必须看到分数背后的东西。因此,必须按照“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禀赋”的优(特)生选拔模型选拔各类优(特)生。

③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0-3岁时语言的启蒙期,3-5岁语言的发育期,6-11岁记忆发展关键期,11岁到14岁形象思维发展关键期,同时也是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所以,我们的优(特)生培养计划必须从小学开始实施。

④对一个孩子来说,小学是基础阶段,初中阶段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阶段,高中是关键阶段。初中又是一个孩子发展的分水岭,无论是孩子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特别是初二分化明显,一旦转型不好,可能整个基础阶段教育走向失败,高中很难挽回。为此,我们的优生培养将实施初、高中联办之策略。

⑤教练员要在充分了解学习优(特)生的学习基础上,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有专门教案,有专门测试,作业要专批专改,实施过程要层次性强、针对性强、扎实有效。级部要建立优(特)生培养档案,拟定目标,进行跟踪式督导、阶段性考评,促使优(特)生培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⑥创设适合优(特)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优(特)生可以通过“疑难问题卡”向教练员质疑、教练员可以通过“疑难问题卡”向所指导的学生释疑解难,反馈其优点和成绩,指出其问题和不足,并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3.名师打造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爱华教育品质,加快推进爱华教育的现代化、优质化,全面落实“双名一特”兴校战略,推动爱华教育内涵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校以来,学校以构建基础教育领域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为抓手,全面加强学校名师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优秀中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造就了一批师德高尚有魅力、勤学善思有思想、技能高强有业绩、教艺精湛有风格、社会认同有声誉的教师,提升了全校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了学校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打造名师、形成爱华稳定、高质量的教师团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学校未来三年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学校教师发展目标的应然追求。

1)建立健全培养机制体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要充分学习贯彻落实有关教师培养的决策部署,在深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名师培养机制体制。全校名师队伍建设将按照“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教坛明星—特级教师—学科名师—学科教育家型教师”的梯级培养思路,对培养目标、选拔办法、培养体系、管理评价进行系统规划,绘就名师培养蓝图。同时,根据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要求,学部制定《教坛明星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管理办法》和《学校特级教师工作室考核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名师发展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和健全“(推荐选拔)—(培养管理)—(发挥作用)—(宣传推介)—(评价奖励)”等机制。“名师梯级培养是通过分类别、分层次培养,将培养任务具体化、培养目标清晰化,有利于发现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不断健全完善教师队伍结构,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学部要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实施名师与骨干教师合作互促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形成,打造爱华教育品牌,有效提升全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助力全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2)逐步完善名师培养体系,力促名师队伍跨越发展

爱华教育要保持生机和活力,必须依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辛勤努力。学校不断建立健全培训制度,逐步完善名师培养体系。在特级教师培养方面,每年开展12次全校性的高端培训,适时组织特级教师到国内教育发达地区名校学习。启动特级教师专项课题研究,通过工作室“项目+课题”双驱动,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成果,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推动学科教育家型教师涌现。在促进名师成长方面,未来三年,各学部要探索实施教坛精英名师领航工程、学科带头人深蓝工程和教学骨干育秀工程,加强名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通过遴选名师培养对象以及进行系列培训,促进培养对象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与学术水平,逐步形成个人的教育特色与风格,为学校名师队伍数量扩充、结构优化进行储备。物理学上的核聚变,就是小质量的两个原子核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核,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名师工作室就像几位名师合成的较大的原子核,产生学校特色教育品牌培育的巨大能量。学校探索启动教育优质师资培养项目“名师工作室”建设,不断探索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3)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名师团队建设,以传导能量、传播思想、传递方法为指导,形成“培养一位名师,引领一个团队,形成一批成果,辐射一门学科”的良好局面。搭建特级教师展示交流平台。全校统筹安排开展特级教师示范引领活动,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满足一线教师的学习需求。不断探索创新示范引领活动方式,推广“示范课+团队辩课”“示范课+主题微讲座”“名师高徒三人行”、团队主题教研等课堂教学与理论剖析有效融合的教研展示形式,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4)注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爱华教师良好形象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学校将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大力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法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引导教师关心国家大事,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增强责任感,从制度上规范教师师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作出严肃处理。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师德导向,增强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要求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与此同时,大力弘扬教师热爱奉献、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的精神,促进师德教育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

名师打造目标是“注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构建具有责任意识、创新勇气、好学精神、善于合作的学科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古人云: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精、气、神被认为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教师需要精气神,成就教育事业需要精气神。学校将吹响提振精气神的号角,作为爱华的一名普通教师要严格按实在、实干、敬业、创业的要求履行本职工作,提振精气神,做到师德高尚、气质高雅、师能高超、工作高效,坚定教书一辈子、培养一批人、扎根爱华一辈子、幸福一辈子的理想信念。

4.特色创建目标

学校在未来的办学过程中要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追求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先进性的特点,开展符合学部实际的教育科研,探索一套特色办学的经验,建设一支有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活动有成效,素质有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有特长的“四有”人才。

1)特色创建要求

①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要提高对建设特色学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积极营造建设特色学校的良好氛围。

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由郭校长为组长的特色构建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副组长靠上抓,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扎实开展建设特色学校活动。 

③突出特色,细化方案。各学部要结合本部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建设规划和详细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

④加强特长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充分发掘本校内的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专长、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引进和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教师。同时,也将有计划的从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⑤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配备和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以满足开展特色项目活动的需要。学校将拨出特色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确保特色项目的预期开展。

2)特色创建措施

①建立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②建立检查指导机制。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③建立检查考评机制。要制定特色项目建设考评方案,对参与特色项目活动的教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并把考评结果和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

④建立检查激励机制。要对积极参与特色项目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先进教职员工评选活动,对特色学校建设成绩突出的教职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3)特色创建项目

①戏曲进校园。

②中医药进校园。

③各类社团活动。

④足球、网球特色学校建设。

⑤习惯、礼仪教育活动,三观培养等。

5.抱团发展目标

学校提出的“三五四三”抱团发展目标将是学校未来三年规划很重要的指标之一。学校将积极研究和开展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对策和活动,坚决打破不同学段分割带来的天然壁垒,成立小、初、高一体化研究教育共同体,探索深度合作抱团发展新模式。成立小、初、高一体化研究教育共同体后,各学部将围绕共同关注的主题,通过合作、对话、活动等载体,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和特色育人课程为切入点,在课程研究、教师培养、学科建设、家校教育、学生成长和生源输送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着力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深入探究小、初、高各学段教育教学衔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和抱团发展,切实加强骨干教师交流研讨、学术研究协同创新,定期组织课堂研讨活动,让初中教师走进高中课堂,了解高中段学生学习的需求,高中教师走进初中课堂,了解初中的教学内容。在品牌学科建设、课堂构建、优生培养、特长生培育等方面就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进行深入研究,共同探索小初高衔接一体化育人新模式。

我们是一所k12的学校,孩子从一进校门,就可以接受从幼儿到小学到高中的k12系统式培养,疏通好学段天然屏障,其独居培养优势不言而喻。对于不同的抱团发展模式,学校将作出不同的尝试,同时也会借鉴一些其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最终形成具有爱华特色的“抱团发展”新模式,落实“抱团发展”新目标。在爱华让学生无缝完成学段转换,实现校内各学段优生直升率的最大化,真正实施优生一条龙的培养模式,完成早出名生、快出名生的办学目标。

具体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三五四三”共计十五年的系统性育人方案见附件。

三、实施策略

学校的发展规划其本质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管理工具,是学校办学的行动指南。通过规划实现学校发展是目的,更是学校发展的最终追求,而规划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策略。

1.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直面问题,强化用“眼”工作策略

  坚持问题导向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规划落地最有效的途径。善于发现问题,就是要强化用眼工作策略,这也是把握校情的关键。要在梳理学校、学部工作的基础上,多渠道、多角度地发现问题,从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能力等不同维度,分析问题的属性和类别。然后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善于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抓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2.坚持责任引领,勇于担当责任,强化用“心”工作方法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教育是一个责任无限的行当。学校未来发展规划,不是完美主义,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承载着百姓对爱华优质教育的深情呼唤。每一位爱华人都要有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担责意识,时刻心系学校,怀揣教育激情,追逐教育梦想,执着教育事业,牢记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奉献,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学校发展上。  

3.坚持求是拓新,勇于讲究科学,强化用“脑”工作习惯

坚持把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坚持用实践的观点来思考和调控学校发展建设。要精心规划,纲举目张,推进教育实践的再深入、再发展。用发展的观点来推进工作。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对待教职工、对待学校发展,坚持在规范中提升,在改进中突破,树立教育自信、学校自信。坚持用学术的态度推进工作进程。

4.坚持身体力行,勇于担当作为,强化用“身”工作态度

干部要勇于在正确的道路上担当作为,用身工作。学校瞄准的事情,就要冲上干。干部要能常态地出现在工作现场,从办公室走出来,到工作一线去。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必行,行必果,正人先正已,做事先做人。干部要能加强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发挥好献计献策的作用。干部要有思考,有想法,有思路,能落实,能成事。

四、实施路径

在办学特色的定位上,我们务必要有准确的认识,不能以为特色就是高考质量,或是将培养少数音体美特长生渲染为特色。我们要践行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个性化办学追求,有效将学校已创造的优势与办学特色相融合,全方位打造能够支撑学校整体发展的办学特色。

(一)坚定不移实施德育实效提升工程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可持续性发展人才的重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为依托,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各学部研究制定《学部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整合学部、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和党团课程五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构建初、高中相衔接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加强以活动育人课程为主的德育类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2.班级量化考核体系建设为依托,完善班主任评价体系

  从班主任履职情况、工作业绩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加强班级量化考核体系建设,从班主任工作过程、班集体建设、学生各方面表现、班主任个人成绩和班主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等方面建立评价标准。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根据现状进行测评,并且不断修正完善,逐步融入学校整体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中。建立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梯队培养模式,制定学部班主任培训指导意见,定期参加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和研修班。

3.以“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建设”为依托,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探索实践多元立体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不断提高德育评价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各学部制定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采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思想品德、艺体素养、身心健康等四个方面的数据建立评价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数据信息,为学生提供一张多元化、立体感的成绩单,激励学生自主管理,实现自主发展;用评价结果向家长全面展示学生的成长轨迹,引导家长全面、客观、科学地看待学生,有效激励学生发展。

  4.以“丰富多彩的阳光社团建设”为依托,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各学部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社团的工作目标、程序和方法,畅通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和合作的渠道,使社团的组织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需求,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发展格局,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搭建舞台、拓展空间、提供机会,完善社团活动的项目申报和管理责任制度。

  5.以“完善家委会制度”为依托,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体

进一步完善家委会制度,全面建立班级、年级、学部、学校各类家委会,创建家委会联合会,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共同体,双方紧密配合,为更好的培养我们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而同心同行。

(二)坚定不移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通过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业水平监测、师生行为规范建设以及学校日常管理、教职工绩效考核等工作的科学把控,使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1.完善教学制度,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出台和完善《爱华双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程》《学部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学部学生考试管理规定》等制度,强化对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考试等教学常规评价,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实效。把教师的常规工作、教学业绩、业务培训、校本教研、工作承担、学生满意度等项目量化赋分,逐步形成数字化的爱华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2.立足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躬身践行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各学部根据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出台各自的量化评价落实细则,对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课堂训练、课堂提问、教师行为等做出具体的规定,以使对教师的考核更加科学有效,强化质量首位意识要成为教师的常态。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改进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顺应教育信息化2.04.0)时代,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探索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课堂实效的有效策略,逐渐形成具有爱华特色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开发现代化课堂教学资源,建立并逐步完善爱华各类课堂教学资源库,拓展课堂学习渠道。

3.搭建多种平台,力促教师专业发展

打造精业强能、身教善行的研究型爱华教师队伍,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增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教师形成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专业工作模式,以微课题研究为平台,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微课例研究为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以微课程开发为平台,开辟教师成长新途径;以教学管理与研究微联合体为平台,引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借助微信息平台,构建教师快捷沟通渠道。力促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具有爱华特色的研究型、智慧型教师。

4.建设在线课堂 ,营造新型教学生态

资源是教育的内核,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一直是国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要以线上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为突破口,尝试改变学部教育整体服务模式,优化学生学习的基本生态,实现上下优质资源的融合共享,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仅有应急思维是不够的,要有立体化、长期性思维,创设条件、以多种形式整合汇聚真正优秀的课程资源。

当在线教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教育发展潮流之际,一定要建立课程资源规范标准,加强资源库联通,逐步破除“资源孤岛”现象,集中人力、物力加强优质通用型、体系化课程资源开发,实现跨平台使用。一些教学资源之所以难以实现联通、共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标准、存储编目工具不一,只能零散使用,无法形成资源包,难以发挥整体作用。建立平台和资源标准,资源库间及资源间就有了联通的基础和依据,当然还需要建立机制,保障联通工作的顺畅性。此外,还要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的形态,增加开放性。丰富形态指的是关注真实教学样态,扩展资源外延。课程资源应该包括课堂实录、微课、电子教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游戏、学生活动方案、教学反思等,只有多样化、丰富可选的教育资源才能有效支撑高质量的教与学。开放性是指要增加课程资源的可加工性与交互性,比如保留课程资源的可编辑性,或者与在线编辑工具一起打包供给,让教师可根据个人思考、教学习惯进行资源加工,在学习优秀教师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个人教学风格,从而不断开阔教学视野,提高教学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正从数字化、网络化作为领头技术,发展到智能化、泛在化作为领头技术,教育的变革会更加深刻。互联网让课程资源随时随处可得,学校的形态和使命也正在发生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线下、线上学习将能实现无缝衔接,学生所能享受的教育服务的上限,不再单纯由本校教师的能力决定,学校间、区域间的教育差距,将不再取决于环境和师资的差别,而是取决于拥抱信息化的心态,以及应用在线教育资源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各学部和一线教师必须下大力气去研究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多种类型的资源应用场景和模式。

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我们一定不要醒得早、起得晚,否则到时蓦然回首,世事已千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面对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我们唯有与时俱进,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方能不被时代淘汰!在未来三年发展中,学校将不失时机加快布局信息化教学,深入研究建立应用导向的资源供给和服务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无障碍流通。通过推进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营造新型教学生态,不断缩小校际、区域教育差距,努力让爱华每一个学生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三)坚定不移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学校事业有序推进的同时,还必须正视一个基本事实,在现实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还存在着不足与缺陷。所以,坚定不移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是保障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

1.不断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

民主、协商、共同治理是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然追求。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提高教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定期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及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民主管理专题会议,让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更加完善,使教职工的合法、正当权益真正得以维护。

  2.不断深化校务公开

  公开、公平、透明是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进一步提升校务公开意识,提高校务公开工作水平。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务公开栏等各种媒介,通过班主任会议、各年级教师会议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校务公开范围,提升校务公开工作水平。

  3.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结合新的形势,从政府与学校、社会与学校、学校内部的新型关系上谋求学校发展,推行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刚柔结合的管理模式,思考和探索构建学校的组织关系和人际关系,完善学校章程,完善管理、教学、德育、教科研等制度,努力实现处处有章可依、事事有章可循、人人尊重制度、人人遵守制度的工作态势,大力营造依法治校、科学管理、规范办学的工作局面。

  4.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健全干部管理使用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探索进行工作和岗位交流,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本领。认真做好干部培训工作,增强干部的四个意识,提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坚定不移实施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加强条件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不断着眼美丽校园建设,着力提升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在管理和服务中尽显人文关怀,坚守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情怀。

1.强化服务和保障意识

  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工作宗旨,建立完善公司、学校领导下的相关服务物业化工作模式,为师生员工创设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后勤保障。

  2.完善跟进式服务工作机制

  在校舍维护、设施设备维修和水电保障过程中完善跟进式服务工作机制,做到问题发现及时、人员到位迅速、维修落实高效、结果反馈到位,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3.建立健全后勤保障规章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规章制度,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基建维修、政府采购等方面实施内控管理,确保管理过程公开、公正、廉洁和高效。

  4.加强监管,创建满意食堂

  加强对食堂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创建满意食堂。继续坚持学校食堂非营利性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各个环节的部门规章制度,主动接受食品卫生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坚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饭菜品种,提升服务质量,创建师生满意食堂。

  5.重视人文熏陶,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继续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建设,为师生创造舒适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进一步强化环境育人目标。

(五)坚定不移实施优势特色提升工程

优势特色的形成是一所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现代教育必备的竞争力,是全方位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主体工程之一。未来三年我们要更加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突出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形成学校优势特色。

1.形成优势特色,创建特色学校

创建以“品质过硬、风格鲜明、优势特色、特长突出、管理精细”为核心特征的特色学校,进一步深入系统推进和不断壮大“优势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硬件装备,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健康持续发展助力,用不一样的爱华语言讲好烟台有温度的教育。

2.丰富拓展教育载体,强化文明礼仪教育

继续深化道德文明礼仪标兵评选系列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引导学生从随时捡起地上一块废纸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开辟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领学生文明修养的不断提升。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培育师生积极心理品质

以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为目标,以增进师生的积极情绪、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和建立积极的关系为途径,创建并逐步完善学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水平,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

4.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生态学校

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提升师生的环境意识和人文素养。整合课程资源,将环境教育纳入课程计划。通过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日、媒体宣传等寓环境教育于课内外综合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加强环境建设,提升环境育人功效。科学管理,统筹安排,杜绝浪费,努力建设节约型、文明型、生态型校园。

(六)坚定不移实施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工程

爱华的课程体系秉持多元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三五四三”系统性,彰显自身一路通的校园优势,全力打造一路通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结构多元的课程体系,为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循序渐进的三级课程设置,为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奠基,为学生打造适合他们的成长路径,为一路通提供坚实的知识和能力支撑,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学科教学方面,从小学高年级开始渗透中学学科内容。初中部精选语、数、英等优秀教师深入小学部,高中部精选语、数、英等优秀教师深入初中部,中小学教师共同教研,研发和开展以校本教材为载体的初小、高初衔接特色教学,整合三级课程,构建“三化一体”课程体系。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统一标准与特色标准、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1.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

课程标准校本化。即根据学生学习认知的现状,以及学生特点,在国家(地方)课程标准基础上,对课程标准进行适当分解,逐步实现课程标准的校本化。首先,根据学生基础及能力的不同,实行“梯式目标”,学生至少要达到国家(地方)规定的课程标准,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达到学校根据国家(地方)课程标准制定的不同层次的较高标准。其次,各学段、各学科在国家(地方)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学部学生实际,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科实施方案,推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对音乐、美术课程进行技能化改造实施,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

2.学校课程生本化

所谓“学校课程”,特指学校基于特色培养目标而自主研发实施的课程。各学部应该在国家统一培养目标指导下,基于学部自身的长足发展和社会需求,确立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使之培养的学生具备鲜明的学校(部)文化特色。这种独特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为此,在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立足于适合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探索学部课程的建设,将三级课程目标有机融合,积极研发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部课程。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德育课程、社团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科学整合为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爱华特色课程体系。要从学生的需求入手,构建包括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拓展类七大类多个系列多门课程,力求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学部还要做到必选修有机结合。必修课有文明礼仪、硬笔书法、国学经典、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教育等。选修课包括京剧、葫芦丝、二胡、古筝、铜管乐、国画、素描、建模、机器人研发、航模制作、电脑平面设计等多项兴趣小组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开设适应学生兴趣的多样化,实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需求。

3.学生活动课程化

学生幸福指数排在首位的是“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要坚持把学生活动全部纳入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实施方式、实施时间、实施要求、课程评价等,依此提升活动的价值,保障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学校、学部组织活动课程化,就是要把每一次活动都当做促进学生发展、丰富学生生命的课程来做。从活动前的策划、组织实施到活动后的反思总结,都有详实的方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个性化的活动课程,包含艺术教育、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班会主题教育、节日庆贺、国旗下讲话、社团集会、技术实践等活动课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全方位纳入其中。而趣味读书节、多彩艺术节、创客节、朗读节、辩论赛、快乐体育运动会等校园节日旨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必将起到对学生高尚情感、高雅品行进行熏陶之目的。

(七)坚定不移实施党建工作提升工程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全面推进党建的各项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支撑和组织保障。一是旗帜鲜明抓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完善学习教育机制,丰富形式,提高实效。二是继续坚持不懈抓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风清气正,只争朝夕,谱写学校内涵发展的奋进之笔。三是坚定不移抓支部规范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五、实施保障

《烟台爱华双语学校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20192022 )》(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是爱华新阶段的学校教育发展总纲,要为其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各学部、各部门、各年级、各教研组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积极配合、认真实施,要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出台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

各学部、各部门要围绕学校《发展规划》确定的工作思路、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出台本单位实施的年度工作计划,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2.适时总结经验,加强督导检查

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好各自的工作。对落实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学校将对《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

3.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

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广泛宣传内涵发展、建设特色品牌学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学校《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校教职工进一步关心支持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为《发展规划》的落实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以确保《发展规划》得以顺利落实。

未来的三年是学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学校发展寻求新突破、强化再提升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以郭校长为核心的校领导集体的正确引领下,振奋精神,满怀信心,团结一致,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既定的规划目标而奋斗。


附件:

“三五四三”育人方案

为实现学校第二个三年发展目标,做拥抱未来的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心怀大爱、心胸宽广、品格出众、能够融入世界、赢在未来的卓越人才,学校将依托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体化办学模式,秉承总校“以德治校、以爱育人、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着手打造真正“一路通”的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制定“三五四三”整体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即形成幼儿园三年、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共计十五年的系统性育人方案。此育人方案计划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提供循序渐进的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生存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保证学生十五年学习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实现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上的稳定性和继承性,解决家长分阶段择校难的问题,为学生的成长负责到底,为学生的成才坚实奠基,为学生的成功保驾护航,将爱华打造成一所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十五年一贯制百年名校。

幼儿部

一、发展目标愿景

烟台爱华幼儿园致力于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具有良好习惯、健康体魄、文明有礼、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小公民。在课程方面,融合中西教育精髓,引进国际化教育理念和模式,以活动课为主,强化外教教学,培养幼儿语言、文体艺术、科学及人际交往多方面才能,提高其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以此在知识储备、生活自理、习惯培养、心理准备等方面做好幼小衔接,实现与爱华小学部的对接。

1.办园特色

1)国际化教育理念,融贯中西智慧。

2)小班化教学,关注每一个孩子。

3)中英专业教师,双语教学促发展。

4)戏剧加绘本,个性发展促卓越。

2.教育目标 

1)培养多元文化情商、双语思维及简单交流的能力。

2)培养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乐于探索、善于聆听、观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社会的能力,通过传承传统文化促进良好习惯的培养。

3.课程设置

1)中文课程:主题探究、文化礼仪、国学经典、社会实践。

2)英文课程:自然拼读、英文戏剧、英文绘本等。

3)兴趣课程:舞蹈、形体、创意美术、跆拳道、乐高、STEAM课程等。

二、学部实施方案

为实现学校第二个三年发展目标,根据郭美娟总校长提出的“三五四三”育人计划,我们幼儿部根据实际情况,领会郭校长的会议精神,特制定如下措施。

为保证幼儿从幼儿园的教育能更好地衔接到小学、初中及高中,我园重点通过英语课程及瓦力工厂编程课程的渗入来推动我园“三五四三”计划的实施。具体课程安排详见如下:

1.英语课程

1)课程组人员介绍

负责人:张连萍

项目实施负责人:于荣、各班班主任

(2)课程特色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及课程安排,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及热情,而且通过幼儿园三年系统的英语学习掌握自然拼读这一英语启蒙必须学习的方法,为今后小学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成就感,更可以有效影响孩子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做到快乐学习,轻松提高。

① 完善的教学体系

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学习特性,我们将整个教学分为五个板块来分级教学,让孩子在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收获不同的教学成果。

② 合理的知识设计

整个教学采用学→练→玩→唱→读的教学版块来进行,让孩子循序渐进的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见词能读,到大班后可听词可写简单的拼读单词。

③ 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

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学习特点,我们采用四大教学特色:直接式母语教学法(外教授课)TPR全肢体反应教学法、自然拼读教学法、多元化多媒体教学法

④ 多元化的学习模式

英语世界多媒体互动教学,掀起中国幼儿英语学习的龙卷风课堂上采用电子白板互动教学,让学生感受独具一格的教学手段,弥补幼儿园老师英语专业知识的不足,提升幼儿园的硬件教学的档次。

(3)学习目标

第一阶段:

1)教师采用TPR教学模式,幼儿初步认知26个英文字母。

2)掌握100个主题单词,掌握8组日常对话,熟练吟唱10首英文歌曲。

3)通过听、说、玩、唱渗透简单的日常英语口语。

4)幼儿初步掌握语言的正确发音,初步感受文字符号,培养幼儿听说兴趣,使幼儿理解和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5)与外教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口语交流。

第二阶段:

1)熟练掌握认知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

2)初步掌握英语拼读的规则。

3)掌握200个主题单词,掌握15组日常对话,熟练吟唱20首英文歌曲。

4)逐步加大情景对话和故事、表演、歌曲练习。

5)通过学习,激发幼儿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幼儿灵活运用双语的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大方自信的个性品质。

第三阶段:

1)熟练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书写。

2)熟练掌握英语拼读的规则,并能拼出简单英语词汇。

3)掌握300个主题单词,掌握30组日常对话,熟练吟唱30首英文歌曲。

4)以听说为主,阅读为辅,把英语作为生活和教学活动的交流工具。

5)具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能够自信流利的对话交流。

6)结合节日活动,渗透中西方文化,使幼儿萌发英语思维,创造性地进行交际。

2.瓦力工厂编程课程

1)课程组人员介绍

负责人:张连萍

项目实施负责人:刘佳彧、各班班主任

2)课程体系⑤

3-16岁少儿编程连贯性课程体系。

3-4岁空间构建课程。

5-12岁刷卡编程机器人课程、图形化编程机器人课程、人形机器人课程。

10-16Python积木IDE课程、Python基础知识课程、Python学科融合课程、NOIP信息奥赛课程、数据建模课程、Python人工智能课程。

3)学习目标

①启蒙班(3-4)---大颗粒积木机器人课程

利用积木为载体,通过“视觉化、动作化”的方式锻炼儿童小肌肉群的同时,通过情景引入、创意想像、逻辑搭建来完成一个个课程主题。内容涉及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四个主要领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②基础班(5-6)---小颗粒积木机器人课程

课程采用小颗粒积木组件,附加了CPU、马达、刷卡器等电子组件,让机器人有了“生命”。在语言、社会、科学、数学4个领域的基础上增加了竞技逆商的锻炼。从认识器材、模拟简单的机械机构、验证式刷卡编程开始,到应用复杂的传感器、自己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搭建和编程方案,在孩子喜欢和简单易懂的前提下,初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双语部

一、发展目标愿景

烟台爱华双语学校双语部着力构建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于一体的阶段性、层次性、整体性的五四三课程体系,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塑造学生的卓越品格,夯实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善与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一路通”的升学模式和连贯的课程设置,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阶段师生互动更强,幼小初高三个学段连续升级,从而形成教育回路且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学习更加连贯、更加深入、更加有效,成长更加迅速,用在爱华双语部的十二年为一生奠基,成长为会做人,能考入清北名校的人才。

1.双语部课程设置特色

1)打破学段界限,形成本校直升优势

双语部构建了国家、校本、特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在保证国家规定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整合从小学致高中阶段的教材,优化各学段衔接课程,使得本校直升的学生同外出择校学生相比适应性更强、学习更加连贯、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2)学科大课程化,构建K12优势

学科教学跳出课本束缚,不仅全面对标中、高考,更结合实际生活和真实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包括大语文(传统国学、诗词积累、主题阅读、经典阅读、高效阅读、口才辩论、软硬书法、写作社团、话剧社团、播音主持等),大数学(逻辑思维、奥数训练、问题解决、跨学科能力),大英语(英语校本课、戏剧社团、西方传统文化、外教课堂)等,以此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知识迁移、善于思考、终身学习的能力,参加国内高考及国外留学更具优势。

3)进阶式校本课程

在小、初、高三学部开设进阶式校本课程,如大语文阅读、数学思维拓展、英语的课本剧、体育的跆拳道、音乐的舞蹈形体、美术的创意手工等,培优提升,保持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连续性。

4)特色兴趣课程

特色兴趣课程,即每个孩子选择一项体育和艺术类课程作为兴趣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授课,每周保障课时,实现学段连续性学习,并为其提供专业的考级评测服务。

5)培优提升课程

打破年级界限,每学年超前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小学五年级、初中四年级适当创新拔高,超前学习高学段课程,上下级学部进行有效对接,跨学部研讨尖子生培养方案,培养出能够考入清北的人才。

6)创客课程

利用学校创客间资源优势,成立学校专业创客社团,开设编程课、智能机器人课、电子制作课、3D打印课程等,带领学生参加创客竞赛,打通学科壁垒,培养善于思考、敢于创新、整合知识、善于运用的创新性人才。

7)外教课程

专业的外教老师授课,创设语言环境,重点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并由外教组建兴趣活动课。

8)学习方法课程

根据学生不同学段对其进行学科学习方法的进阶型、连贯性知道,开设如思维导图、知识树、速记巧算、趣味背诵等课程,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

2.双语部育人目标

1)培养情商多元、爱商高超、品格卓越、心怀博大的爱华学子。

2)培养善思考、敢创造、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跨学科思考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4)培养用英语无障碍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5)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部实施方案

小学部

爱华双语小学部积极响应总校提出的“三五四三”育人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同时认真探索具有国际化教育元素的校本化课程。课程融入中西文化,旨在帮助孩子从小培养优良的品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综合素质能力,最终实现“五个一”计划(一手好字、一门外语、一种乐器、一个好习惯、一副好形象),为他们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前瞻思维、创造才能和实现一路通直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构建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

爱华双语小学部秉承“中西教育优化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快乐教育成为育人主旋律。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英语教学特色优势,计划构建小学部的六大特色。

特色之一:英语优势

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选用香港原版朗文教材,使学生具备拼读、听读、朗读、阅读、表达5大语言技能;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国家教材,校本课程仍作为辅助教学继续开展;三年级上学期就开始有意识地渗透六年级英语教学,使学生在五年级毕业时能把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内容基本全部学完;每学期一次的英语配音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口语素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实力、表现魅力的平台。

特色之二:课程丰富多彩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教学质量完全超过国家课程标准,在历次开发区统考中,稳居前茅,英语始终第一名;同时,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使传统文化课程进校园,体现时代气息,富有教育内涵。自主编写的习作教材、传唱经典教材今年暑假即将印刷出版;网球、围棋、游泳、口才、右脑开发等课程丰富多彩,并通过主题教育、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等途径展示学习成果,为培养成未来精英奠定基础。

特色之三:课程模式

小学部独创三点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为起点;以探索规律、掌握方法为重点;以回到生活、指导生活为阶段性终点,最终迈向更高的起点。成立了郝鑫工作室(传唱经典)、王芳静工作室(语文写作)、孔淑梅工作室(数学计算)、赵露工作室(数学思维拓展)、辛洁工作室(英语趣配音),培养名师、以名师为引领带好专题研究团队,效果非常明显;每学期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能提高计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等。

特色之四:快乐教育

尊重每个个体,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成长的阶段性、个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为学生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学部实行扁平化管理,成了素养中心(张升敏)、教研中心(王赏)、检测中心(赵波)、宣传中心(周清蕾)、督查和档案中心(郝鑫)、助教中心(丁雪佳),在日常工作中,各司其职又互帮互助,使得日常工作多而有序、杂而不乱;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时间、有精力、有素质的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多陪伴,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在快乐中接受规则,在快乐中成长。

特色之五:开放办学

根据家长下班时间,实行弹性放学,家长可以全身心投入各自的事业,完全放心的将孩子放在学校,无论多晚到校接孩子都有老师的陪伴和教育;尊重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需求。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给予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早晚学生入校和离校时,家长志愿者都会在校门口为学生保驾护航。

特色之六:兴趣课程

特色铸就品牌,文化筑牢根基,小学部开展了丰富的兴趣课、社团活动(篮球社团、足球社团、田径社团、舞蹈社团、器乐社团、声乐社团、管乐社团、大语文、E念右脑开发、小主持、国际象棋、合唱、编程、韩语、素描、思维绘画等等)由专业的篮球(原山东男篮主力后卫孙杰亲自带篮球校队)、网球、艺术专业教师带队授课,使学生们做到人人会弹奏一种乐器,人人掌握一门体育技能,让学生们时时刻刻体验到运动之美、艺术之美。

二、实施遵循教育规律的育人原则

1.低学段(一、二年级),在完成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等日常教育教学基础上,重点负责对接幼儿园,上好幼小衔接课,特别是今年的幼小衔接网课,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2.高学段(三四五年级),在完成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等日常教育教学基础上,重点负责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初中知识,使学生在五年级毕业时,就已经能掌握初中六七年级的相关知识,为下一步初中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实行导师制,建立特长学生档案,由专业老师单独负责,直到小学毕业。

初中部

根据学校的“三五四三”育人方案,结合初中学段学生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现将初中部学生培养计划汇报如下:

一、“小升初”培养计划

1.“小升初”现状

下一学年度,我校第一届一年级的学生将升初中,虽然学生人数增加,但是面临的问题是:学费由小学的8000/学年增加至20000/学年。这一事实意味着很大一部分家庭面临重新择校,为此,建议学校在学费上给予这部分学生一定的优惠政策,确保更多的学生直升初中,推进学校12年的“一路通”的升学模式建设。

2.“小升初”衔接

为实现我校的“一路通”,初中部将为我校小学直升我校初中的学生设立创新实验班,部分学生将提前进行小升初的衔接学习。

1)创新实验班班级数量设定为2个。

与小学部积极沟通协调,根据学生在小学学习情况,择优、分批次进入创新实验班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我校的“一路通”工程中来。

2)创新实验班开始时间:每学年的3月至7月。

这一计划的实施,需要学校的统一规划和小学部的密切配合,如:部分学生需要提前完成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并且要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3)创新实验班课程设置

小升初衔接课程:关注学生心理衔接、初中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基础课程衔接、行为规范衔接、兴趣爱好培养等。

六年级课程: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为主,强化基础学科学习,同时配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等体验课程。

校本课程:分为校本必修和选修,主要有scratchPython等编程课程;乐高机器人或3D打印等创课课程;ESL、英语戏剧、配音等课程;经典阅读、创意写作课程;传统民俗、综合材料绘画书法等课程;篮球、足球、跆拳道、爵士舞等运动类课程。

(4)教师配备

以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骨干教师为主,辅以专业较强的备课组长、优秀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校本课程学习探究,同时加强对相关教师的考核。

3.收费(预交)

进入创新实验班学习前,预交六年级第一学期相关费用并签定相关协议(学校统一)。如果六年级在我校就读,此费用为六年级第一学期费用;如果六年级不在我校就读,此费用为此阶段学习费用。

二、优生与特长生培养

1.优生培养

1)结合学校“一路通”的实际要求,设置好国家课程的比例,通过数学学科拓展、经典阅读、创意写作、中英文戏剧、小课题探究(实验探究)、编程创客等加强优生培养。

2)重视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3)抓实学生过程评价,为高中教育培养优质、全面人才。

4)开展学科竞赛,为高中学段培养学科优秀学生。

2.特长生培养               

1)学校传统特色课程的衔接与延续:演讲与辩论、戏剧(曲)等。

2)学生兴趣特长课程的衔接与延续:中国古典弦乐(包括京胡、二胡、古筝、琵琶等)。

3)根据我市中考特生招生情况,结合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

中考体育特色项目学生培养:足球、游泳、乒乓球、篮球、排球、田径、健美操、武术等。获批省、市级体育专项特色高级中学的学校及项目如下:


中考音乐、美术特长学生培养:音乐(声乐、器乐、舞蹈)和美术,烟台育英艺术中学在六区内招生。

三、初中升高中学生培养计划  

1.学习进度

为配合学校的“一路通”工程,初中部部分优生在八年级完成初中学段的所有课程任务;所有学生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初中学段的所有课程任务,为高中的衔接做好基本课程保障。

2.学生人数                

确保初中学段教学质量,建议学校将一定比例的优生直接纳入“一路通”培养计划中,为我校优秀初中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高中生活体验与衔接,以此确保我校优秀学生的校内直升,推动学校的“一路通”工程的建设。

3.其他工作

初中部将严格执行学校决定,配合高中部做好初中升高中学生的系列相关工作。

高中部

落实学校“三五四三”整体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本校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使初中优秀毕业生能平稳升级,迈好高中第一步;使爱华学校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高中的学段衔接是与优生培养方案放在一起考虑的,下面按照时间段来大体谈谈高中部有关打通学段的工作设想。

一、初三初四工作计划

奥赛的培训介入需要从初二、初三开始,高中部每周安排奥赛培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循序渐进渗透奥赛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该阶段,一是发现苗子,二是培养兴趣,三是提前介入初中学科奥赛内容,打好学科竞赛的底子。因此,总人数不易太少,可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考察和优胜劣汰,最终经过一到两个学期,确定培养目标。

二、初四工作计划

除奥赛辅导内容外,初四需要提前部署初高中衔接内容。鉴于部分学科的中考标准和高考要求之间产生差异。初中不作为重点和考点的内容,在高中反而是必学的基础内容。初中教学势必在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上难以达到高中的要求。每年高一夏令营的初高中衔接课,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补这部分知识点,上的也很匆忙,效果欠佳。因此,我们需要最晚在初四就介入到这部分知识点的深入教学中,不是为了中考,而是为了高考。对最终高考无用或作用很小的知识点予以舍弃或降低要求。在这一阶段中,语文阅读能力,文字能力,作文能力,数学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英语词汇,阅读和输出能力等都将是高中部工作重点之所在。

   三、中考招考工作计划

高中已全面采用新教材,新高考模式也已经启动3年,中考还是老模式。两者之间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冲突。中考仍然以语数外+物理化学为考试内容,政治为开卷考试。而高中的选课走班模式,选择物理的为少数,历史,地理生物占优势的学生也能考取好成绩。因此,中考的模式不变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在校考的试题命制中可采取两种模式

② 增加语数外的比例,适当降低物理化学的比例。

②增加一部分文学素养,历史,地理,生物知识的考察内容,以综合考察学生的各科素养,为高中阶段的选课走班提供依据。即理化生差,但政史地好的学生,仍然可作为高中部的招生目标。另外,为鼓励本校优生直升我校高中部,可在学费上进行部分优惠。具体优惠措施见附录。

③对于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政策

高三的音体美高考,只能满足低层次的升学要求,让单纯文化课考不上的学生有学可上,但不能满足高层次的名校升学要求。

在目前各个学校都显著增加专业要求的前提下,升入名校,艺术底子,体育底子扎实程度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初中阶段发现艺术苗子,提前由高水平的指导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打好艺术或体育的基础,提高他们的艺术层次,为高中冲刺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做好准备。高中部高凡钧老师可以指导音乐和舞蹈,郑伟老师可专业指导体育篮球。

四、高中校内工作计划

1.高水平学生从初四下学期开始就组建精英班级预科班,不再以中考为目标。用2-6月份四个月的时间提前进行高一知识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不至于因每年的寒暑假外出培训,而落下课程。班级以30人为标准,不易过多,以保证学生质量。

2.在上述基础上,组建高中部自己的奥赛辅导队伍。数学董建团队,物理魏远征团队,化学车铭妍团队,生物孙同虎团队,计算机丁新军团队。安排专门的课程表,将奥赛辅导课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每周每科至少有两周的正式培训时间。

3.从高一入学前的暑假开始,精英班学生全部或部分需在辅导教师的带领下,参加全国各地的举行的奥赛辅导。奥赛辅导教师要同步跟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奥赛辅导能力。

附录:爱华初四学生直升本校高中部优惠政策

一、目的

落实学校提出的“三五四三”整体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本校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使初中优秀毕业生能平稳升级,迈好高中第一步;使爱华学校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

二、政策

1.中考全区前10

①学费,住宿费全免

②根据中考或校考成绩,给予优生奖励3-5万元

③入围“强基计划”(自主招生)的重点培养对象,精心打造

2.中考全区11-50

①学费,住宿费全免

②根据中考或校考成绩,给予优生奖励2-0.5万元

③确保进2020级高一精英班

3.中考全区51-100

①学费,住宿费全免

②确保进2020级高一精英班。

4.中考全区101-200

①学费为1000/学期,缴住宿费

②确保进2020级高一重点班。

5.其余正式录取的学生,学费按照标准学费的95%予以优惠。

实验部

一、发展目标愿景

烟台爱华双语学校实验部是立足中国根本、融合国际精华、面向世界招生的国际化、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学部,落实总校教育理念,为满足高端人士对教育的选择性需求,为学生提供温暖而卓越的教育,力求每一位孩子在这里健康、快乐、自由、幸福的成长,同时成长为成心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英才。

1.课程设置特色

实验部在课程设计上遵循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建设原则,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在未来具有竞争力的创造型卓越人才为教育目标,致力于探索中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构造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创新融合性课程体系。

1)融合创新型课程结构由国家基础课程、国际课程和成长型课程三个部分组成。国家基础课程指开齐开足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实施中严格遵守国家课程纲要,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范式为根本,打牢中国基础教育根基,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素养,助学生取得良好学业成绩。

2)国际课程以增强全球意识,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共处和合作,提升融入世界的国际素养为目标,开设由中国教师授课的国际文化课、国际礼仪课、国际体验课及由专业外教承担的ESL英语、科学、艺术等课程。

3)成长型课程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择性校本课程,主要由活动课组成,突出领导力课、艺体特长课、学生社团和校园节日等。根据学校现有资源,如创客间、足球训练基地、实验部美国外教的专业高尔夫教练资质等开设专属于实验部的活动,使实验部的学生掌握双球技能、熟练STEAM实践、增长多元审美,提升综合素养。

2.育人目标

1)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阳光自信、心存大爱、敢于担当,能够融入世界、创造未来的卓越人才。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国际交际能力。

5)精通中英双语、掌握双球技能、多元才艺审美、熟练STEAM实践。

3.学制贯通,选择多元

从爱华初中部毕业的学生不仅具有高考的应试能力,也具备升入国际高中和国外留学的基本条件,实验部教师将在尊重学生及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进行全面评估和合理规划,选择参加国内高考的学生,可直升双语高中部,选择读国际高中的学生,可直升本校出国留学部,为其多元发展铺平道路。

二、学部实施方案

郭校长给实验部制定的第二个三年发展目标指出:实验部不同于普通小学、初中、高中部,是爱华学校的一个独立学部,并确定了“坚守根本,融合创新,成就卓越”的学部定位。要通过实验部的这次教育变革和五四递进式衔接,力求打造出一个立足中国根本、融合国际精华、面向世界招生的国际化、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学部。根据郭校长对实验部发展目标的定位,实验部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实施变革,同步实施小学、初中段的五、四衔接。

1.重组教师队伍

学校将为实验部招聘选拔活力阳光、富有爱心、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英语水平的青年教师,他们既能按严格的教学标准授课,又能采用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成就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成就自己,也能够成就每一位学生。

2.重置课程

优势课程是实验部落实培养目标的载体,也是学部特质与核心发展力的体现。因此,实验部的课程结构由国家基础课程、核心的国际课程和助力成长的成长型课程三个部分组成。形成学部课程三位一体的特质课程体系。国家基础课程指开齐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定开设的课程,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范式为根本,打牢中国基础教育根基,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素养,助学生取得良好学业成绩;核心的国际课程以增强全球意识,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共处和合作,提升融入世界的国际素养为目标,在前三年外教课的基础上,增设由中国教师授课的国际文化课、国际礼仪课、国际体验课及由专业外教承担的ESL英语、科学音乐戏剧等课程。成长型课程一是通过德育系列化主题课程,确定合理的目标,选择适切学情的内容,开展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化与评价。如前三年实验部一直坚持的从一年级至初中的习惯教育序列内容,很行之有效。我们会继续坚持,并且与时俱进地不断充实内容。二是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部办学特色的形成。把以往开设的多种兴趣课整合成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型课程:足球、高尔夫、英语戏剧、女生古筝、男生尤克里里,通过这几种艺体课程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助力学生阳光般的成长。

3.课程的衔接

1)国家课程的衔接

整合小学五年级与初中一年级的课程。语文课程将小学与初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字训练以及国学经典等进行衔接研究,列出每个年级段细化的教学目标要求,提出衔接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徐丹负责,语文组实施;数学课程重点在于思维训练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侯琦负责,数学组实施;英语课程,将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进行整合,初中的部分课程内容在小学实施,超前设置课程,分散初中的教学难点,降低学习的坡度,仲主任负责,中教英语组与外教英语组实施;成长型课程,小学的“思品与社会”学科与班会课整合,结合学部递进式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由班主任负责实施,空出课时增加国际文化国际礼仪的课时;科学学科内容二并一进行整合,缩短授课的总课时数,空出课时增加英语戏剧的课时总量;高尔夫球队由David 组织训练;英语戏剧由李阳组织实施;足球由彭志超负责组织训练;古筝和尤克里里需要聘请专业人士辅导训练。

2)国际课程的衔接

国际课程选用连贯性系列教材,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初中四年级,知识结构呈递进式推进。实验部前三年选用的是外研社原版教材小学《Super minds》,初中《English in minds》。本套教材共9个级别,覆盖了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大纲中从A1C1的语言能力要求,是一套融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国际化英语教材。例如:初中一年级《English in minds》针对12-14岁的青少年,难度相当于欧洲现代语言大纲A2水平,可以达到剑桥考试KET水平。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的英文水平会水涨船高,参加剑桥英语等级考试无压力,可继续选用;同时利用夏、冬营增设国际体验等。

附:国际学科课程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学段

小学

初中

国际课程

外教课程

ESL课程

英语科学

外教戏剧

外教活动课

国际文化

世界政治及热点

西方传统节日

模拟联合国

国际礼仪

餐饮礼仪

交际礼仪

外事礼仪

国际体验

假期游学

交换生

留学考试课程

托福、雅思课程

选修

3)成长型课程的衔接

成长型课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小升初衔接需要一体化的整体德育支撑。需要整体考虑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要素,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从而整体构建有特色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的阶段德育目标,结合学部实际,继续递进式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构建一体化的德育目标。设想把小学的思品课纳入每周的班会,结合以前的习惯教育序列,形成一个小学德育教育体例,班主任担当德育教育主角,时时关注学生的成长;小学的“思品与社会”学科与班会课整合,结合学部递进式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由班主任负责实施。艺体课程中的高尔夫由David组织实施;根据国际drama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制定学生的戏剧表演进阶表,增加一定的课时量,为学生记录九年在英语戏剧方面的成长历程。让孩子的文学修养与理解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提高。每学年举办英语戏剧节,给学生充分的表演展示舞台,让学生学以致用。由李阳负责组织实施。足球由彭志超负责组织训练;古筝和尤克里里需要聘请专业人士辅导训练。

4)评价体系的衔接

以学生为本,制定绿色评价体系,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实验部三年前就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三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跟随着学生升级继续增加内容,不断完善成长档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益。综合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当我们在评价中关注这些指标,即使有部分指标不能量化,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小初衔接中的适应性问题将会大大的提升。如小学语文课实施的“学情档案”,在毕业后移交到初中,有利于初中教师的因材施教,初中教师也可以针对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小学教师进行“回访”,更详细的了解小学情况。小学教师也可以持续跟踪,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蓝本。实验部为学生建立的成长档案,三年来一直没有间断,我们会用它继续记录着每一个学生在实验部学习成长的点点滴滴,成为他们童年记忆的史料。

国际高中部

为积极响应学校“三五四三”培养计划,国际高中部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人才为目标,以助力学生考取国际名校,打造名校品牌为已任,将重点采取如下两大方面的措施:

一、与本校兄妹部跨学部协作,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发展

国际高中部的学部特点是纯英文授课,国际化水平高。国际高中的各大主要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经济、艺术、音乐、体育等均为外教授课,目前有外教10多名,中文老师和辅助教师共3名,学部实施除中文课以外的,纯英文政策,据了解这是山东省最具有英文国际氛围的学部,甚至优于一些北京、上海、江浙地区的国际部。在跨学部联合方面,国际高中发挥自身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从初中阶段筛选优生,与国际高中外教一起共同培养,参加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国际高中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或参加模拟联合国、英文辩论等国际性赛事,一方面帮助了初中学部和国际高中学部大大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在学校内部加强跨学部联合,培养优生,提高学校的整体知名度。

2.社团联合,国际高中采用美国高中课程,拥有丰富的社团活动,比如陶艺、木工、媒体俱乐部、机器人竞赛、乐队、合唱、西班牙语/法语和各种足球、篮球、排球体育联赛等;对于部分优秀的初中学生,可以享受参与这些国际化社团俱乐部的机会。

3.初中部在初四上学期调查学生出国留学的意向,意向学生经过评估后,可在初四第二学期,加入到国际高中部英文语言过渡课程,提前适应纯英文课堂。

4.国际高中学生每年参加海外大学夏日研学项目;去年,学生们去了全亚洲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学生参加由国立大学教授直接授课的STEM课程;今年原计划参加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暑期研学项目,受疫情影响,今年可能取消。这些暑期研学项目都不是旅游团,而是含金量很高的学习和文化体验项目,可以从初中学部筛选英文优秀的优生一起参加。

5.志愿者活动。国际高中学部有许多国内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国内有针对孤儿院的义卖和捐助活动,和成熟的云南山区的志愿者服务以及老挝志愿者服务;今年1月份,国际高中的学生与LDi十几个国家的学生一起为老挝当地的学校修建了马路,并为当地学生教授英文语言课程。我们初中学部的优生可以参与到这些志愿者服务当中。

6.利用国际高中的外教力量,与初中部的英文教师展开英文教学交流,和学生特色课堂等方面的合作。

7.沉浸式西方文化体验。国际高中的外教老师定期邀请学生到家里做客,与学生们一起制作西餐,做游戏,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西方家庭生活,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外教老师定期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帮助学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活动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开放给初中部。

8.海外名校在录取学生时,尤其注重学生领导力的体现。国际高中具有专门的学生会选举章程和领导力培养项目。可以与初中学部的学生会联合,进行一系列由学生会发起和主导的领导力或者服务项目。

二、国际高中优生培养计划

培优生、升名校(是否加上国内高中的课程?白天上国际课程,晚上上中国课程?在中国考也行,国外考也行)双腿走路,规避比如疫情变故、家庭变故,对学生的影响。

1.根据总校指示精神,培养学科优生,由专门老师辅导,参加各项国际性奥林匹克学科竞赛。

2.对于国际高中优生,采取特别培养计划,培养优生申请世界名校。海外大学的申请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国际高中配备来自中国和美国的资深大学升学指导老师使用专业的评估工具,给予学生一对一的长线海外升学辅导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申请到最理想的海外大学。大学升学指导老师在学生高一一入学之初便与学生保持高频率的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及每个家庭的升学意向,为每个学生制作独立的档案,跟踪每位学生的成长轨迹,并给予专业建议。学部奖根据学生GPA学术成绩,领导力表现、参与各项竞赛及社团活动的表现,由教师评价选出具备升入世界名校潜力的学生,单独建立优生培育档案。从2020学年开始,国际高中将有一名专门的外籍学术校长Dr. Holden. Dr. Holden是来自美国的教学博士,至今已有26年的教学经验,是资深数学老师、名校长,同时在学生大学升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培养的学生许多都申请到美国常春藤名校、以及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名校。对于评估出来的优秀学生,我们将由大学升学指导老师和外方学术校长给予额外的跟踪、关注和辅导,全力帮助学生争取升入世界名校。

通过以上两大方面的努力,国际高中部将全心致力于校内跨学部联合以及优生的培养,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与兄妹学部共同发展,并为学校国际化名声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录:国际高中部三五四三计划具体实施内容

1.学科带头人

中文学科:林蕊

其他学科:由于国际高中使用的是美式课程,其他学科均由外籍教师授课,林蕊老师将作为与总校的对口联络人;学科教学质量将由外方教学校长Dr. Tobin Holden负责,由邓玉洁校长把关。

2.社团负责人,根据国外大学申请需求,国际高中开设如下社团:

艺术(陶艺)社团

合唱社团

乐队社团

机器人社团

媒体设计社团

每个社团的负责人均由外籍学科教师直接负责,由林蕊老师统一与总校对接。

3.关于民族音乐社团和辩论队

由于国际高中部的音乐老师来自美国,目前主要的课程是合唱和乐队,在传统中华民族音乐方面师资力量不足。国际高中部有中国舞方面的特长学生,可以参与到总校的相关活动中。关于辩论团队,由于国际高中纯英文授课的教学特点,我们将于下一个学年选取合适的外教老师,带领和培训辩论团队。经过一年的纯英文学习,学生们的英文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也为国际高中部创办辩论团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作为总校的一个国际学部,总校的各项活动和支持将有利于国际高中的长远发展。由于目前国际高中采用的是美式学制,学年时间一般是从8月初至6月初,因此在有些活动方面可能与总校的时间不一致。无论如何,国际高中部将尽全力按照总校指示发展各项活动,并为总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旨在通过“三五四三”的发展目标,形成爱华十五年一贯制的培养体系,爱华学子从幼儿园直至升入理想的大学前,其在课程的选择、活动的参与和成长的规划等方面都能接受到连续性、系统性的辅教,保证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及成长路径,在每一个节点都将得学校对其个人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在以“爱”为核心的家文化熏陶下,在连续性、系统性的教学培养中,使每个爱华学子在不同的阶段,智力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兴趣特长得到充分培养,身体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情商爱商得到不断增长,在未来国内外升学无缝衔接,成功地融入世界、赢在未来。


不仅要人人发展,更要人人成功!

培养会思考、善表达、懂是非、识自我、适社会、能创新的开放型人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智、有知、有思、有德、有成。学校坚持把培养有知识和有文化,有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有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创造和协调能力,有是非道德判断和精神愉悦能力的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